襄州风情栏目导航
凤凰咀遗址
襄阳市襄州区青年企业家协会 2024-12-23
凤凰咀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前王、闫营两村,遗址核心区域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古城址。
凤凰咀遗址主体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300年至5000年。凤凰咀遗址加之周边遗址,总体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襄阳地区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址。遗址内文化层堆积丰厚,表明这一中心的形成有着一个长程发展过程。进一步探研这一发展历程,将完善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加深对该区域文化发展态势及文明进程的理解。
2019年10月7日,凤凰咀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3月,凤凰咀遗址入选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
遗址特点
凤凰咀遗址主体位于一高出四周3~12米的台地之上。台地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长约700米、南北最宽约45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在台地的北部与东部,一条自然水沟(前王小沟)环绕遗址半圈并于东南注入排子河(小清河上游段),台地的西部、南部为低洼地。
凤凰咀遗址城址位于台地中部高地,呈一不规则方形。以城垣计算,长宽各近300米,除去四角内折部分,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以城壕计算,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70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城垣系黄色黏土堆筑而成,其中以南段与西段保存较完整,宽25~30米,普遍高约0.6~1.5米,保存最好处(南段偏东)高约3.6米。城壕环绕城垣外围一圈,与城垣之间保持有10~15米的间距,宽约20~50米,深度距现存地表5米以上(南部偏浅,北部勘探8米深度未见底),沟内堆积丰厚,以易于辨识的灰色淤泥最为常见。根据城壕走势明显且形制规整的特征,推测多系人工开挖而成,并与外围低地的早期河流连通,形成完整的给排系统。
城址内部遗迹
城址内部,以南部和西部的文化层堆积最厚,普遍厚度在0.6~1.8米之间,西部最深处可达3.2米。同时,该区域也是红烧土密集分布区,与北部文化层偏浅、红烧土基本不见形成鲜明对比,初步反映了城址内部的功能区划。
城址外围、紧贴城壕一周有附属遗址点6处,分别位于城址的东部(Ⅰ号)、东北(Ⅱ号)、西北(Ⅲ号)、西部(Ⅳ号)、西南(Ⅴ号)、东南(Ⅵ号)。其中,位于东部的Ⅰ号遗址点面积可达4万余平方米,文化层深度普遍在1.5米左右。位于东北部的Ⅱ号点在较薄的一层文化层上普遍有厚达2米左右黄土堆积,可能系开挖南侧城壕的堆土。其余四个附属点(Ⅲ—Ⅵ号遗址点)仅地表可采集零星细碎的陶片,不见明显的文化层堆积。城址与周边附属遗址的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米,反映了城址鼎盛时期的聚落分布状况。
根据对已出土的陶鼎、罐、杯、圈足盘、缸、鬶等文物分析,考古人员确定该遗址距今约5200年至4200年,主体年代属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
研究价值
凤凰咀遗址加之周边遗址,总体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襄阳地区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址。遗址内文化层堆积丰厚,历经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前后长达近千年,表明这一中心的形成有着一个长程发展过程。进一步探研这一发展历程,将完善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加深对该区域文化发展态势及文明进程的理解。
凤凰咀遗址充实了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的分类基础,扩展了对该区域史前城址出现背景与生成机制的探索视角。
凤凰咀遗址是屈家岭文化向北扩张的重要控制节点,甚至是军事据点。它的发现对于理解屈家岭文化向北扩张的原因与路线有一定帮助。
凤凰咀城处于南、北文化系统交界处,实证了屈家岭文化北上进入中原的情景,也是中原地区的煤山文化南扩进入江汉平原并改变南方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节点。出土遗存呈现出南、北文化交融的特征,加深了对中国南、北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以及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化过程的理解。
城是文明的重要象征,长江中游是中国最早出现城的地区,也是目前发现最多史前城址的地区,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凤凰咀史前城址位于襄宜平原的北部,地处江汉平原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见证了中国的早期文明。
文保措施
2019年10月7日,凤凰咀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0月18日,“武汉大学襄阳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在襄阳市襄州区凤凰咀遗址正式揭牌。凤凰咀遗址考古工作站(陈列馆)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11月12日项目主体工程竣工。该项目是凤凰咀考古遗址公园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鄂西北规模最大的集科研、教学、展陈于一体的考古工作站。该站占地面积近10亩,总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内设陈列展厅、文物修复室、标本室、实验室、图书室、档案室、研究室、学术交流中心等,形成了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全链条,并依托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揭示凤凰咀遗址的文化内涵,阐释遗址价值,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成果运用。
声明:本文章信息转自百度百科。
上一篇:鹿门山
下一篇:没有了